华山骨科
骨科简介
脊柱外科
关节外科
创伤骨科
足踝外科
中心简介
足踝新闻
医师风采
足踝病例
足踝专题
足踝支具
足踝科普
北院骨科

华山骨科 》 足踝外科 》 足踝科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____需要关注足踝疾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双正常、健康的脚是人类行走的基石。随着生活、工作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的足踝健康,并成为现代女性追求美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人类是世界上惟一具有足弓结构的动物,脚是人身上非常精细的部位,虽然它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却拥有人体四分之一的骨骼数;另外,脚上面还有66个关节和40条肌肉以及200多条韧带,人体中的五脏六腑都和脚上的穴道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对投影关系, 不合适的鞋不只会引起脚的疾病,也有可能引发包括大脑、脊髓、心脏、消化循环系统、关节等部位的全身疾病。
但目前多数人局限于有明显体征的疾病上,往往忽略了对足部健康的关注,而且对足病及其防治存在许多误区。
1 “崴脚”
医学称之为“踝关节韧带损伤”,是生活或运动的常见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踝关节骨折。而对于没有骨折的人群,一般重视不够,没有予以正确的固定、功能锻炼,急性期肿胀、疼痛消退后,多数人就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了,有的甚至开始剧烈活动,结果导致“崴脚”反复发生,反复肿胀与疼痛。因为我能够活动,所以,不可能有骨折还能走,没必要立即治疗” “如果有了足踝部外伤,应立即给予热敷等等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因为足踝关节的结构非常严谨,既要满足行走、工作的活动范围,又要保持在活动中的稳定,周围的韧带发挥重要的作用。韧带损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会进而产生外踝疼痛综合症、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慢性滑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甚至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所以,当“崴脚”时,应当立即制动,应用冰敷防止肿胀,将用毛巾包裹的冰袋,环绕在受伤部位。一般,每次冷敷20分钟,40分钟后可循环一次。受伤后用弹力绷带简单固定,但是,绷带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肢体远端的血运,导致组织或肢体坏死。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足踝放置在高于心脏的部位,这样可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咨询专业医生寻求治疗方案。一般即使没有骨性损伤,仍建议应用活动性支具固定并配合功能锻炼。
2 “后跟痛”
医学称之为“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或喜欢运动、行走的年轻人。为表现为清晨醒后位于脚底后跟内侧的疼痛,多位钝痛,下床刚行走时最痛。活动后可以缓解,但是随走路增加而再发,有的患者在下午加重。这种疾病的原因很多,老年人多是由于跟骨后内侧的骨质增生(俗称“骨刺”),随着年龄的增加跟骨脂肪垫的萎缩或慢性炎症,跖腱膜跟骨起点反复牵拉损伤后的炎症,足底神经的卡压等等。但是目前仍没有一种很好的确证手段,诊断与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经验。一般来讲,清晨醒后下床负重前足踝关节与跖腱膜的背伸牵拉训练配合局部应用消炎止痛药物可以获得一定的改善。尽量避免穿着软的薄底布鞋,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目前还可以应用特殊的足跟支具,减轻跖腱膜的张力。必要时可以尝试局部封闭疗法。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骨刺”切除或神经松解。
3 “大脚趾”
医学称之为“拇外翻”,有的学者认为是于人类直立行走、穿高跟鞋有关的疾病。表现为大脚趾的内侧突出、有时受鞋子摩擦而红、肿、痛;大脚趾向外侧偏斜,严重的第二趾“骑跨”在大脚趾上。这类患者有时不仅疼痛在大脚趾,有时还会有脚底板的疼痛并有“老茧”形成。还可以伴发其他足部畸形:扁平足、锤状趾等。实际上,拇外翻的原因可能较多,遗传、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的异常、不合适的鞋子等等都可以造成或加重。相对来讲,女性由于韧带结构较弱、经常穿尖头高跟鞋而发病率较高。预防手段在于应用合适的鞋子,拇趾的肌力训练、佩戴特殊的矫形支具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就要手术治疗了。手术方式种类非常多,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X线片的畸形角度、运动量、审美标准等因素来选择与制定。但是需要切记的是拇外翻手术不是整形手术,没有必要为追求单纯外形的漂亮而采取手术治疗。
[Page]
4 “脚掌痛”
医学称之为“跖痛症”。多见于前脚掌疼痛,可以伴有脚底胼胝体(“老茧”),长时间反复发作变成“鸡眼”。多是由于骨性结构异常引起来的。例如:扁平足、高弓足、马蹄足、拇外翻、足横弓塌陷、跖骨骨质增生等等。保守治疗可以选择足底支具来降低受累皮肤的压力,如果没有效果,就要明确其根本原因并手术治疗。
足踝部畸形与创伤后功能紊乱的表现还可以很多种,重要的是重视足部的护理与观察,选择合适的鞋子,保持足趾缝隙的干燥与清洁,定期修剪指甲,每日足部功能锻炼保持良好血液循环,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
 
华山医院足踝专科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 周五上午